中国央行副行长:部分境外非法平台通过虚拟货币等渠道转移资金,境内外风险形成「共振」
- 资讯
- 2025-09-18
中国央行副行长陆磊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随着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取得重大进展,支付宝和蚂蚁国际成为了首批参与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业务试点的机构。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提升金融支付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陆副行长也强调了目前支付行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跨境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和频率的加快,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也在逐渐增多,这使得境内外风险形成了一种「共振」现象,对中国外汇管理和金融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陆磊副行长看来,部分境外非法平台通过虚拟货币、地下钱庄等渠道转移资金,这些非法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也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金融稳定。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产品,其交易和流通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成为了不法分子逃避监管、转移资金的“避风港”。此外,地下钱庄作为未经官方批准的货币兑换场所,通过非法手段进行资金调拨,不仅违反了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也成为了洗钱等犯罪活动的温床。
这种境内外风险的「共振」现象使得中国央行和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应对挑战。首先,需要加强跨境支付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对支付交易的分析能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防范异常资金流动。其次,加强对虚拟货币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交易行为,同时促进合法合规的虚拟货币发展。再次,强化反洗钱工作机制,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技术手段和监管政策共同遏制跨境洗钱活动。
最后,中国央行和相关金融监管机构需要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金融犯罪,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通过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方式,构建一个更加严密高效的全球反洗钱网络,为中国的外汇管理和金融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境内外风险的「共振」现象,确保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结尾:在陆磊副行长看来,应对跨境资金流动中的风险挑战不仅仅是监管部门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众应当提高防范意识,不参与非法支付和货币兑换活动,同时也要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进行监督,及时揭露和举报可疑现象。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有效遏制境外非法平台通过虚拟货币等渠道转移资金的势头,进而确保中国外汇管理和金融安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bqcjw.com/read/5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