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许可的模块化DeFi应用将引爆下一轮创新
- 资讯
- 2023-08-18

· 传统金融系统由于需要许可才能进入,而且准入壁垒和法律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在现实应用中很难实现模块化。
· DeFi应用如果要实现模块化,就必须对每个协议展开尽调,以降低整个DeFi生态的系统性风险。
· 以太坊发布了可编程智能合约后,催生出了无须许可和无界限的新型网络,网络中许多去中心化应用(dApp)可以同时并行。
首个应用场景是在区块链上生成数字通证并追踪通证的所有权。然而,最近一轮dApp创新则超越了原本的通证所有权追踪,在传统金融产品之上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开发出独特的管理和转让模式。这个创新的金融体系也被称为去中心化金融(即DeFi),价值超过3亿美元,其中包括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抵押贷款、借贷平台、杠杆交易、合成资产、预测市场、隐私混合以及支付网络等各种功能。
加速DeFi创新和应用的关键要素就是为开发者提供无须许可的模块化功能。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可以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组合在一起,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DeFi的独特之处是让开发者可以任意组合DeFi协议,无需任何特殊的许可,这将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
本文一开始将探讨目前传统金融体系的瓶颈;之后将分享几个实际的应用场景,并讨论模块化DeFi应用如何实现无须许可的金融基础架构;最后我们将重点说说如何应对这种新模式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传统金融应用 vs DeFi应用

访问权限需要许可才能获得
信息不透明
监管和法律壁垒较高
总而言之,传统金融行业通过控制基础架构和建立监管机制来提升市场效率,而DeFi则是通过建立开源框架来提升市场效率,并通过无须许可的创新模式消除所有低效的瓶颈。
模块化的DeFi应用
· 智能合约区块链(以太坊)
· 防篡改的预言机网络(Chainlink)
· 永久性的数据储存/网页寄存(IPFS)
· 抗审查的域名(ENS)
· 可靠的数据查询和索引(The Graph)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发布通证是模块化最简单的应用场景,但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现有应用中接入新的DeFi应用,这就像“货币乐高积木”一样。
DeFi领域的“货币乐高积木”包括:
· 去中心化交易所(Kyber Network和Loopring)
· 自动化做市商(Bancor和Uniswap)
· DeFi聚合商(1inch和Yearn)
· 稳定币(Maker和Kava)
· 货币市场(Aave和DMM)
· 合成资产(Synthetix和UMA)
· 跨链资产(Ren和Keep)
可以将许多模块组合在一起,搭出各种架构,使各个模块产生协同效应,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这里要提醒一句,上述许多应用都无法完全被归为某一类,也就是说同一个应用可以用不同方式组合,并产生不同的效果。
“DeFi最大的价值主张是它具有互操作性。我们的金融体系可以与更大的生态交互,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将两个协议组合在一起(比如Aave和Synthetix)打造新产品,并创新用户体验。好的产品很快会产生网络效应,因为流动性也会相互转移,这将彻底颠覆传统的金融行业。”
----Aave的创始人兼CEO Stani Kulechov
模块化DeFi应用的一个核心功能是将各个去中心化应用连接在一起。这将提升资本效率,资产可以同时被用于多个应用,几乎不存在任何摩擦成本,也不需要任何许可。另外,这还可以扩大网络效应,每个新的DeFi应用都可以接入已有的DeFi应用,并增强其功能和实用性。比如,一名用户可以通过发放过度抵押贷款的方式打造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并以此获得运营资本。然而这些稳定币如果存入去中心化的货币市场,并成为非托管的附息通证,那么将会产生更大价值。换句话说,虽然货币市场中的底层稳定币可以通过贷款赚取利息,但基于稳定币所有权创建的附息通证还可以用于其他DeFi应用,或甚至用来支付产品和服务。
除此之外,多名用户还可以将附息稳定币都放在同一个资金池中,打造出无须许可的无损储蓄游戏。在这类dApp中,资金池的稳定币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利息都会奖励给中奖的幸运儿,而最后所有人都可以取出自己的本金。这种无损储蓄游戏可以将用户存款变成可以交易的通证(即存款的所有权证明),并不断推动模块化DeFi应用的发展。
上述应用已经在DeFi领域实现了,以太坊、Chainlink、MakerDAO、Compound和PoolTogether都参与了其中。PoolTogether使用了Maker的稳定币DAI、Compound的货币市场cTokens以及Chainlink的VRF(可验证随机函数),打造出了创新的去中心化应用,而无须其亲自创建稳定币、开发货币市场协议或可验证的链上随机数。

一组货币乐高积木,展示了DeFi无须许可的模块化设计理念
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数据
闪电贷
将“货币乐高”作为抵押物
模块化存在的风险
二,每个智能合约应用在运行的过程中都存在特殊风险。每个应用为了满足具体的需求,在设计上都会做不同的权衡取舍。比如用管理员秘钥进行升级、用预言机获取价格数据、建立分布式通证治理系统或其他关键的合约功能。另外,智能合约本身的源代码还有可能存在bug,这会导致去中心化应用发生意外事故。为了解决这些风险漏洞,Chainlink协议经过了多轮智能合约安全审计,其中包括对每个新产品功能展开审计,发布寻找bug的赏金任务,并将代码完全开源。这使用户能够完全放心地接入Chainlink预言机。
三,将多个智能合约连接在一起会扩大上述所有维度的攻击表面。两个去中心化应用可能各自都是安全的,但结合在一起就可能存在风险。应用中所包含的模块数量增加会导致攻击表面也随之变大,而且整体的攻击表面大于单个应用的攻击表面。这会造成更多的edge case,需要提前处理才能保障应用稳定运行。模块化带来的另一种风险是,某一DeFi应用(比如货币市场)中的抵押物可能不达标,这会直接影响整体的稳健性。
四,用户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信息渠道。用户如果不了解他们所使用的应用,就更有可能承担更多风险而不自知。因此,用户教育和风险披露是维持生态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模块化DeFi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变得极其复杂,因此关键是要将其中的每一环节都分解到用户可以轻松理解的程度。
开源社区的各个成员必须要积极参与研究DeFi应用及模块,这样才能及时有效防范上述风险。模块化的DeFi应用包括许多可移动的构建,每个构建都需要最高的质量保障。另外,还必须建立并实施行业标准,在整个生态中建立最佳实践,通过寻找bug的赏金任务、代码审计、黑客松等各类开发者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水平。这样就可以建立更稳健的金融生态,并为用户资金提供最强大的安全保障。
总结
本文链接:http://www.bqcjw.com/read/1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