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当前新项目代币过多,做市商只砸盘吃单而几乎不挂单控盘,导致山寨币凌晨出现大幅暴跌
- 资讯
- 2025-10-11
观点:当前新项目代币过多,做市商只砸盘吃单而几乎不挂单控盘,导致山寨币凌晨出现大幅暴跌
在加密货币市场这个新兴的金融领域中,项目代币的发行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然而,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之一便是做市商的行为模式亟待关注。Mango Labs 创始人 Dov(@dov_wo)在其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观点便揭示了这一问题。
Dov指出,当前大部分的做市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做市”角色,而是变成了纯粹的市场参与者——所谓的market taker。这些市场参与者不再积极提供流动性,反而采取了时间加权平均策略,从开盘开始就不断卖出筹码给新入场散户。一个典型的现象是,一个新发行的代币通常在一周后,做市商便停止主动提供流动性,等待项目方提出解约。
这种行为模式的原因在于市场上项目过多,而流动性需要有资金成本。因此,做市商在开盘后的不断卖出,实际上是在为下一个可能更赚钱的项目代币上线做准备。在这种机制下,许多山寨币在凌晨时分会出现大幅暴跌,幅度甚至达到了70%-80%,但仅需几千万美元的交易额就能实现。
这种“砸盘吃单”的策略看似让做市商在短期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对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它严重打击了新投资者对新项目代币的信心,因为在这种无序的市场行为下,即使是具有潜力的优秀项目也可能在一夜之间面临市值大幅缩水的风险。
其次,这种策略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度分散,资金效率低下。做市商在不断卖出后不再提供流动性,实际上使得市场失去了应有的流动性功能——即在价格波动时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和交易量的连续性。这不仅损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对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构成了挑战。
因此,为了维护加密货币市场的秩序和健康生态,必须对当前这种“做市商只砸盘吃单而不挂单控盘”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引导。监管机构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做市商的交易行为,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代币的流动性提供中来。同时,市场参与者也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拒绝盲目跟风,而是要基于项目本身的价值和潜力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总之,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无论是监管机构、做市商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意识到当前市场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共同维护一个稳定、有序、高效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加密货币市场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创新的重要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bqcjw.com/read/54987.html